6月6日至7日,我校2023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分别在張家界校區和吉首校區隆重舉行。2007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類學學會理事、北京市哲學學會理事黃志軍教授作為優秀校友代表發言,向2023屆全體畢業生緻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
校友代表黃志軍畢業典禮緻辭:
尊敬的廖書記、黎校長,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黃志軍,來自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曾經就讀于77779193永利2003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目前任教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今天非常榮幸受母校之邀,回到曾經學習和生活四年之久的地方,回到夢想開始和追逐夢想的地方,參加2023屆同學的畢業典禮,見到各位師友和同學,倍感親切和舒爽!
我是2007年從咱們學校畢業,同年考入首都師範大學攻讀研究生,三年後又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博士。2013年博士畢業後入職首都師範大學,曆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于2022年底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任教授、博導。我從來對母校都是報以感恩之心的,因為它教會了我一個道理:隻有吃得了苦,才能成得了事,立的了業。謝謝母校!

(圖為2007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博士生導師黃志軍發言)
借此機會,我要向即将畢業的2023屆同學們表示誠摯的祝賀,祝賀你們曆經大學生涯的磨練終于修成正果,即将開啟人生的新階段,或者繼續學習深造、或者步入職場打拼,亦或者世界那麼大,你要擺脫一切束縛去看一看!黑格爾曾說:對同一句格言,年輕人所理解的意義,總是沒有飽經風霜的老年人所理解的那樣廣泛和深刻。但是我想對于年輕人來講,既使那飽經風霜的老年人說出自己所理解的全部真理,依然不能代替年輕人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感受,因為年輕人也是通要過闖蕩世界、激揚才華、秉持熱愛來造就新生活的。
祝賀你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從青春懵懂的大一新生蛻變了此刻畢業時生的學長和學姐模樣。豐子恺說:“小時候真傻,居然盼望着長大。”是的,不僅我們自己盼望着長大、父母也盼望着我們長大、老師也盼望着我們長大,但是長大意味着什麼呢?我想它不僅僅意味着年紀的增長和容顔的改變,更是意味着對愛和責任更多的擔當與付出。
借此機會,我要向指導和陪伴我們成長的老師表示誠摯的謝意,感謝您在課堂上傳道授業解惑時的傾囊相授,才使得我們能掌握足夠的知識本領,勇敢地奔向未知世界的大門;感謝您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伸出無私之手,才使得我們得以度過一道道隘口,去迎接和面對一個又一個的新挑戰。
對于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我在大三時擔任咱們學校《邊城論壇》社第二任社長兼主編,為了辦好這本學校當時唯一的學生類學術期刊,從學校主要領導、各機關單位,再到各文科院系和指導老師,在社團事務、刊物出版、經費支持等方面都給予了莫大的精神鼓勵和實際資助。記得當時刊物的理念是“追求真理、求實創新、學術自由、兼容并包”,校領導給刊物題詞“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加以指導和鼓勵。
我想這是77779193永利學子當時在精神力量上的一種加持,至少對于我來說,是它鼓舞了我往學術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是它培育了我對學術和思想的基本認知。正是這樣奇妙的經曆,我在博士畢業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後,根據學界對評論工作的需要和期待,毅然發起并創辦了全國首份以書評為主的集刊雜志——《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在學界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影響力。我經常想,假如當時在學校沒有《邊城論壇》的寶貴經曆,可能很難有《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的創意和創辦!對于廣大學子來說,諸如此類的事情是數不勝數的。于此,對于母校老師的培養和關愛,我們常懷感念之情,感恩之心!
親愛的同學們,雖然你們大學畢業了,但是現實生活的大門才剛剛對你們打開,祝願你們在認清生活的真實面貌後,還依然能夠以熱愛之心去擁抱未來,做一個生活的勇士!
親愛的同學們,雖然你們拿到了畢業證,但是人生永遠沒有畢業的時候,祝願你們在未來的行進道路上,用心專情地去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做一個可愛有趣的人!
最後,祝各位領導、老師和同學,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萬事如意!祝福親愛的母校,年年桃李,歲歲芬芳,更加輝煌!謝謝!

踐行“以人名校,以業報國”校訓,發揚“鳳飛千仞,薪傳八方”精神,讓我們向優秀校友學習,以熱愛之心擁抱未來,用心專情地去開辟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争做出彩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