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羅慰 徐佩瑤)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同時培養其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我院舉辦的第二屆“薪火杯”暨獻禮建國七十周年辯論賽初賽于10月27日晚在總理樓五樓拉開序幕。
此次辯論賽分為法學班的第二屆“薪火杯”辯論賽和管理班的獻禮建國七十周年辯論賽,分别由18、19級法學班和管理班參賽,各有兩場。為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比賽誠邀了彭夢玲、劉嘉偉、易娟娟、張钊源、羅清、郭高維和張珏林七位具有豐富辯論經驗的16、17級學生擔任初賽評委,本次辯論賽的評分以團體評分總和為判斷比賽勝負的标準,總分高者為比賽的勝方,成功晉級下一階段的比賽。此外,各班學生到場觀看了比賽。
“薪火杯”辯論賽的第一場辯題為“網絡輿論對司法公正的積極作用是否大于消極作用”,19法二辯論隊為正方,反方則由18法一辯論隊擔任。比賽正式開始後,正方一辯開篇立論,反方緊接着破題立論,他們自信大方,侃侃而談。接下來的攻辯和自由辯論階段,雙方就“司法公正、司法獨立的發展”、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社會輿論對司法産生影響的熱點事件展開了激烈的讨論。正方辯手發問清晰,語速極快,而反方辯手也迅速做出回答,同樣氣勢逼人,場上的氛圍也十分熱烈。
接下來,第二場辯論賽的辯題為“公衆知情權是否應大于個人隐私權”,19法一和18法二辯論隊分别為正方和反方。正反雙方進行了主題鮮明、整齊響亮的自我介紹。在攻辯階段雙方的唇槍舌戰中,正方辯手們引用“傳染病病人和政務人員的個人隐私問題”進行提問,反方辯手也迅速反應,找出問題的漏洞,巧妙地化劣勢為優勢。自由辯論同樣激情四溢,反方辯手們旁征博引,各種司法事例和法律條文的引用顯示出辯手豐富的知識儲備。
獻禮建國七十周年辯論賽的第一場辯題為“文化建設是否應先于經濟建設”,正反方分别是19公管和18文管辯論隊。正反方辯手分别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為依據展開各自觀點的辯論,更是提出了“文化建設促進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等讓人耳目一新論斷。攻辯階段,雙方辯友針鋒相對、互不相容。他口若懸河、妙語連珠,而在勁敵面前也毫不露怯,精彩的表現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圖為 合影留念 李佼攝) |
就在同學們還意猶未盡時,我們下半場的辯手們早已準備就緒,他們就是正方19文管班辯論隊,觀點為“理想人以仁為主”,和反方18公管班辯論隊,觀點為“理想人以智為主”。雙方辯友從自己的論點出發,陳述自己的觀點,他們更是将論題升華到“仁是我們應當具備有的高尚品德、情懷和胸襟”、“智是判斷人才的先決條件”的高度。自由辯論階段,辯手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問答,精彩紛呈樣的正辯反論引來觀衆席的陣陣歡呼喝彩,反方辯手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維令在場的觀衆為之折服。
賽後,劉嘉偉、郭高維、張珏林分别對本次辯論賽進行了總結和點評。他們充分肯定了辯手們積極參與的态度和表現。郭高維指出,辯論賽就是對論題進行定義,同時也指出了辯論中辯論問題過長、團隊協作能力不足、缺乏辯論技巧等問題。劉嘉偉認為辯論賽一是表演、二是體現專業素養,建議辯手發言時應更從容不迫、更具氣度。張珏林強調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對辯論的重要性,建議辯手們在賽前做好充分準備,才能在比賽中運用自如。希望同學們日後通過不斷訓練,提高辯論技巧,運用和鞏固專業知識,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最後,18法一班、18法二班、19公管班和18公管班四支辯論隊獲勝并進入決賽,期待他們在決賽中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