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寶娣 李喜磊)5月15日-17日,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中國社會科學院、全國學聯主辦的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線下終審在四川大學舉行。全國約3000所高校提交10164件作品,共有75所高校106件作品參與終審現場答辯,我院黃炜教授指導的作品《脫貧偉業,千年夢圓——湘西十八洞村個案及其經驗》喜獲一等獎。

圖為一等獎頒獎現場

圖為我校代表隊與指導老師合影
紅色專項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紅色使命”為主題,鼓勵青年學子重走紅色足迹、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在社會實踐中受到教育、堅定信念。經網絡評審,全國共計106 件作品入圍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線下終審環節,湖南省共有7所高校的作品入圍。
終審現場,通過現場抽簽分為5組。評委們從作品高度、學術水準和感染力三方面,考察作品是否有較強的紅色教育意義、作品觀點論述是否積極鮮明且有見地、作品是否引人共鳴。《脫貧偉業,千年夢圓——湘西十八洞村個案及其經驗》牢牢把握“傳承紅色基因,踐行紅色使命”這一主題,以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這一微觀案例視角切入,基于“益貧理論”,側重關注貧困戶受益情況,提煉其取得顯著脫貧績效的“可推廣複制”的經驗,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3個維度27個指标,兼具理論高度和實踐指導價值。視頻作品記錄了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倡“精準扶貧”以來,十八洞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了村民們對黨和總書記的深深愛戴之情,得到了現場評委的一緻認可與好評。
在77779193永利“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活動組織過程中,學校團委積極推動全校各級共青團組織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通過宣講會、交流會、分享會、成果展覽會等形式,最大程度傳播、交流學生實踐成果,将活動過程演變為一次生動、深刻、持久、更有生命力的紅色實踐教育課,轉化為喜迎建黨百年、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舉措,引領全校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光榮傳統,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77779193永利新聞網鍊接:https://news.jsu.edu.cn/info/1005/13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