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代碼:030101,本專業選拔優秀學生與中山大學聯合培養)
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廣、适用能力強。其就業領域主要集中在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律師事務所,其次是國家立法機關、政法委、政府法制部門、司法行政部門、公證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援助中心、公司企業、社區等單位組織,也有相當一部分的畢業生會選擇市場經濟管理部門、金融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調解委員會、消費者協會等單位組織。
一、77779193永利法學專業發展情況
77779193永利法學專業辦學曆史相對悠久。1996年創辦法律專業,2006年獲法學理論碩士學位授予權。除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和湘潭大學外,我校是湖南省最早興辦法學專業和首批獲得法學碩士點的學校,為法學本科學子畢業深造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近20年的建設與發展,夯實了教育和管理基礎:法學專業是校重點專業和服務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特色專業;法學是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民族學和“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武陵山區)生态扶貧博士人才培養項目”的主要支撐學科專業;學院近4年連續獲“77779193永利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單位”;2010年獲“湖南省研究生培養質量評估優秀單位”。
(一)師資力量雄厚
1.有數量充足、實踐能力強、理論功底紮實的專職教師隊伍
現有專職教師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11人,在讀博士6人;“雙師型”教師20餘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有相關職業資格證的12人;在實務部門挂(兼)職或擔任業務指導專家15人。近年來共獲國家課題10項,省部級課題42項,發表高級别論文15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20部,有國家教學成果獎等各級各類獎項10項。
2.有數量充足、工作業績卓越的基層兼職教師隊伍
聘請兼職教師16人,比例超過34%,其中正高14人,博士3人,兼職教師中有全國首屆審判業務專家、全國法院審判監督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湖南省首屆中青年法學家等。
(三)實踐教學特色明顯,成果顯著
法學專業先後在武陵山片區建成了25個管理制度健全、場地和設施齊全的實踐基地,其中湘西自治州人民檢察院于2009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已經初步形成了“長期性”、“基層性”、“多樣性”等行業合作特色先後選派7位教師到湘西自治州人大等7家單位挂(兼)職;8位教師被聘為湘西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等3家單位法律咨詢專家委員會成員。聘請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重慶秀山縣人民檢察院等單位的12位專家擔任客座(兼職)教授具與實務部門合作研究課題15項;與湘西自治州司法局聯合成立的湘西自治州律師教育學院,是湖南省較早成立的律師教育學院之一,每年為湘西自治州律師進行職業道德和業務培訓;與湘西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共同舉辦了“邊城論壇”,聯合創辦《邊城審判》;與湘西自治州人民檢察院共同創辦“湘西檢察學研究會”和《湘西檢察》。
長期以來,77779193永利法學教育注重實踐教學,培養了“雙師型”教師20餘人;建立了現代化模拟法庭、案例分析室、律師教育學院、法律援助中心、刑偵實驗室、法醫鑒定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校内實踐教學平台以及25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其中,2005年模拟法庭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實踐教學基地”,2008年77779193永利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幫教單位”,2009年湘西自治州人民檢察院被評為“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2012年77779193永利法學專業專業代表隊榮獲湖南省首屆大學生模拟法庭言詞辯論競賽“一等獎”(冠軍)。
(三)教學條件優良
1.形成了注重實踐、多元交互的教學模式
憑借行業資源和學科優勢,以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為突破口,推動專職導師、學生和實務教師三者之間的互動,打造“一案二實三互動”注重實踐的教學模式。該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2.有豐富的專業文獻資料、案例庫與現代化教學平台
有專業紙質圖書資料29600餘冊,專業期刊、報紙、雜志60餘種,有北大法寶、中國知網等20餘個電子數據庫;建立了刑事、民事、行政等核心主幹課程的案例庫;主編和參編有《最新刑事訴訟法應用與速查一本通》、《民事立案要點與技巧》、《刑事訴訟文書制作》等10餘部實踐教學教材;有模拟法庭、案例分析室、律師教育學院、法律援助中心、刑偵實驗室、法醫鑒定實驗室以及綜合實驗室。
(四)人才培養質量好
近三年來,法學學科專業的本科生司法考試通過率超過50%,遠超省内同類學校;考研錄取率達20%以上。法學學科專業2005年獲得法學理論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開始招生,現已招收與培養研究生100餘人。近幾年,李鵬程等252位學生獲“12.4全國法制宣傳日之普法下鄉”優秀工作者,法律援助與權利保護中心也多次被評為“湖南省優秀社團”。法學專業學生獲省級、校級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15項,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2004屆法學專業畢業生彭新林碩博連讀畢業後,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師,同在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做博士後,并獲得中國博士後基金特等資助及國家社科基金等國家頂級基金資助,其在回憶本科學習生活時說:“母校的法律本科教育達到了重點大學的水準”。2007屆畢業郎美琳畢業後走上村官崗位後,将所學知識應用于服務農村法律教學,得到了廣泛的稱贊,其事迹為中央電視台7套《聚焦三農》作為典型宣傳長達5分鐘。
二、法學專業人才培養基本内容(本專業選拔優秀學生與中山大學聯合培養)
(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較強的法治觀念、紮實的法學理論基礎,能勝任國家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部門的法律工作,具備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處理法律問題和法律事務的高級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
(二)培養規格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系統的法學專業知識學習和訓練,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
1.知識要求
(1)掌握法學各學科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
(2)掌握我國法律法規的基本内容及其基本精神;
(3)了解法學理論前沿動态和我國法治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其發展趨勢;
(4)了解相關的國際法律的基本知識和運用規則;
(5)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
2.能力要求
(1)掌握法學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術,具有較強的運用法學知識認知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2)具有相關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和從事法律事務的口頭表達能力;
(3)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3.素質要求
(1)政治立場堅定,政治方向明确,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具有強烈的社會正義感;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法律職業道德;
(3)具有較強的法律思維和法律實務素養;
(4)具有民主法治觀念、求真精神和務實作風;
(5)穩定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
(三)學制與修業年限
學制:4年;修業年限:3-6年。
(四)畢業要求與學位授予條件
畢業要求: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内,必須修滿最低學分滿166學分。其中必修學分修滿103.5學分,選修課修滿42學分,實踐教學學分修滿20.5分。
學位授予:取得畢業資格,并達到學校規定的授予學士學位的條件,本專業畢業後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五)主要課程
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産權法學、經濟法、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課程。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習、課程論文(設計)、專業見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社會實踐等。
三、法學專業教學活動與成果圖片
各項獎牌
聘任了漆多俊、賀衛方、崔建遠、楊立新、郭明瑞、何澤中、李立新、田智慧、向柏林等一批國内知名學者和實務專家擔任兼職、客座教授。
承辦了“全國第六屆法官與學者對話論壇暨侵權責任法立法重大問題研讨會”,第十四屆經濟法博士論壇暨“改革視野下的經濟法學術研讨會”等國家級、省級大型學術研讨會,聘請了全國知名學者來學院講學。
學院與湘西州人民法院、湘西州人民檢察院、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鳳凰縣人民檢察院、花垣縣人民檢察院、湘西州律師協會等25個單位聯合建立了法學專業實習基地。
法學專業通過開展專業辯論賽、11.9消防日宣講、12.4普法活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宣講、演講比賽、三下鄉、模拟庭審、專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活動,全面系統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