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導航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 -- 招生就業 -- 招生信息 -- 正文

01

永利簡介


77779193永利始建于1982年,有教師47人,教授12人、副教授18人,博士和在讀博士26人。碩士生導師22人。其中,首批國家黃大年式教學團隊成員1人,全國普法先進個人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省級人才工程人選3人,湖南省教育系統“芙蓉百崗明星”1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3人。

304am永利集团現有法學、公共事業管理、文化産業管理三個本科專業以及法律碩士(法學/非法學)學位、民族法碩士學位、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有3個研究機構3個實驗室多功能模拟法庭。已建成25個實踐基地,并獲得了“湖南省優秀實踐基地”稱号。

學院形成了獨特辦學亮點,采用“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培養模式。近三年來,法學專業積極開展模拟法審、模拟法庭競賽、法律案例大賽等活動,獲“湖南省首屆大學生模拟法庭辯論賽”冠軍和組織獎等榮譽,獲批湖南省雙一流“雙萬計劃”專業及湖南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A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考研錄取率頗高,多名同學被北大、人大、浙大、中大等校錄取。文化産業管理專業獲挑戰杯全國一等獎1項,獲得“互聯網+等賽事國家級獎30餘項、省級獎項100餘項。近三年中,應屆畢業生考研率20%以上,就業率達90%以上。

年來,數位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指導老師”、“湖南省教學成果獎”、“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多篇,11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摘或摘編;立項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科基金項目近20項,部省級項目60項;出版專著、教材40部。

02

專業簡介



法學專業

一、培養目标

法學專業培養适應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法治理念與法律信仰,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法律思維與法律實踐能力,富有社會正義感與團隊精神,擁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創新能力,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的高級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主要課程

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經濟法學、知識産權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中國法制史、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學。

三、就業去向

法學專業具有就業面廣的優勢,專業就業率達到95%以上。法律專業就業領域主要為法院、檢察院、公安部門、仲裁院、政府、律師事務所、公司企業等單位。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一、專業概況

77779193永利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源于1982年成立的政治系,1989年設行政管理專業,2002年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2011年與中山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2020年獲批MPA碩士學位授權點。

教學實踐基地10餘個,其中省部級實驗實踐平台3個,公共管理實驗室200餘平米,學生閱讀自習室5間300平米。2018-2021年,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以上社科成果10餘項,國家研究課題10餘項。實踐導師10餘人,碩士生導師2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近50%。

5年,學生獲國家級創新課題10餘項,獲省級創新課題20餘項,獲省級以上“互聯網+”、“挑戰杯”、公益廣告大賽等獎項50餘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一定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現代公共精神和法治精神,具備現代公共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化、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障、公用行業、城鄉社區等公共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非政府組織等公共部門從事業務管理和綜合管理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學原理、管理學原理、法學概論、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公共組織财務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理論與實踐、公共工程項目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電子政務、社會保障學、公共信息管理

四、畢業去向

本專業學生考研率在25%以上,一次性就業率在93%以上,畢業去向主要為:1)公務員;(2)讀研深造;(3)非政府組織、國有企業;(4)自主創業;(5)留學先後湧現出梁偉男、胡兵、朱松泉等一批從鄉鎮基層公務員直接選調到國家發改委、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委和省直部門工作的優秀畢業生。


挑戰杯全國一等獎

獎項和榮譽





上一條:3044永利集团 2025年碩士研究生調劑複試工作方案

下一條:法管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管理辦法

關閉